关注我们
在吗,在吗
这里有一封大十一的老团团给你的信
请注意查收
某小可爱
团团,你好。请问一下财政金融学院怎么样呢?
最可爱的团团
这。。。
请输入文字
所以,
财政金融学院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很有钱?
NO!
这个才是真实的我们
财政金融学院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成立于2007年10月。现有金融学系、保险学系、投资学系、财政学系和税收学系等5个教学系部及院行政办、学工办、教务办等3个办公室;拥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金融创新研究基地”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度量、控制和政策”两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地方金融研究所、湖南省移动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和企业文化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三个校级科研机构。
财政金融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院教师大部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教授6人,博士15人,在读博士6人,专任老师中具有硕士学位者达96.8%。教育部金融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
财政金融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即以学生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致力于专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构建商科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形成了一些品牌项目,如大学生投资理财大赛、模拟炒股大赛、大学生辩论赛、英语演讲赛、“挑战杯”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目前学院有在校二本学生1600多人,三本学生800多人,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0届达3000多人,其中不少毕业生进入人民银行及各类商业银行、证券保险机构、财政税务部门工作,成为财政金融机构的骨干力量。
近几年来,财政金融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进取,主持国家级科研教研课题10余项,省部级和校级科研、教研课题9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教研论文400多篇。主编、参编公开出版的高校教材16部,独著、合作撰写学术专著14部。近几年来,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
关于专业,你是真的了解吗?
来来来,团团这就跟你说说
金融学专业
专业特色:发挥和凝练地方商科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商科特色与应用型特性,建成了特色显著、服务地方、质量优良、规模适度、成效突出、综合实力强的特色优势专业。专业特色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专业培养方案紧跟形势发展要求和商科特色办学定位,既结合实际又适当超前。培养方案符合地方商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体现了金融部门和社会发展需要如,随着国内理财行业的兴起,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综合理财规划、客户关系管理、现金规划、保险规划等理财类课程。第二,加强与金融机构等实际部门的协调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与金融实际部门的协调、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一起探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三是师资队伍高度切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金融学专业专职教师在读博士以上人数、高级职称人数的比重均达70%,其中“双师型”教师共7人;三师型共2人,部分教师连续多年在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挂职实践,专业能力突出。四是通过丰富的教研教改活动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商科特色定位,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如组织了专业建设研讨会、课程建设研讨会、毕业论文指导研讨会和实践性教学研讨会等多项专题活动,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每期研讨会大部分教师均提交研讨论文,进行主题发言和研讨,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五是实验课程建设和多种模拟实践活动锻炼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开设的银行业务、证券投资、期货期权投资、外汇交易等多门课程的模拟实习以及有计划组织学生举办的模拟炒股大赛、模拟投资理财大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第六,暑期专业实习以及“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理论提升”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强化学习提高。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为省级特色和“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金融全球化、混业经营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系统掌握金融学专业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具有较强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从2000年开始正式招生,2004年首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08%,此后,就业率一直稳步维持在96%以上,就业前景好,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就业区域以本省及珠江三角洲为主,就业区域较为集中,省内就业的人数比重高达45%左右,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就业行业来看,在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专业工作的人数占比50%以上;在各类企业从事财务等管理工作约为25%,另外,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校内各专业中位居前列。
卓越金融CFA班
专业特色:卓越金融CFA班是湖南商学院与CFA专业教育机构融仕国际教育联合承办,2014年开办,已招收三届学生,由湖南商学院录取的新生中英语基础好、有志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学生自愿报名后经遴选后组成的教学实验班,目标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高级金融人才。2017年起,纳入学校招生目录统一招生。CFA(Chartered FinancialAnalyst)——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又称“特许金融分析师”,是金融行业衡量人才的“黄金标准”,全球投资分析行业中倍受推崇的尊衔。CFA在投资金融界被誉为“金领阶层”,在西方一直被视作进军华尔街的“入场券”,全球金融机构甚至已经把CFA资格作为其雇员入职的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为省级特色和“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金融全球化、混业经营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系统掌握金融学专业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具有较强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具体可以参看财政金融学院官网CFA专栏:
保险专业
专业特色:保险学专业特色是以保险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构建保险学科课程体系。不断调整保险课程结构,使保险学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保险市场的人才需求,努力打造保险学专业精品课程体系。设置保险学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既吸收借鉴其他高校的保险学课程体系,又要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和前瞻性,以使保险学人才的培养在质量上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根据保险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构建以数理、法律、财会、一般经济管理的基础课程群;以英语、计算机为两大工具;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构架专业课程群,并形成商保、社保、风险管理三驾马车为专业骨架的课程体系。以培养注重风险管理理论、数理基础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并依托学校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优势,实现大学科背景下,财经、法律和理工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在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保险学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系统掌握经济学、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民法学与保险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现代保险商务活动的(包括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与保险学的基本方法从事保险管理、营销与经济分析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与英语,具备保险与金融经营管理能力,通晓保险经营规则,能够熟练掌握保险业务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就业方面,保险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保险学专业于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在我国当前保险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学专业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居财政金融学院榜首。毕业生就业区域以本省及其他发达省份为主,就业区域较为集中,省内就业的人数比重高达45%左右,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就业行业来看,在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或其它机构各占三分之一。另外,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校内各专业中位居前列。
投资学专业
专业特色:投资学专业特色是注重现代投资理论、数理基础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融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其他各类投资于一体,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并依托学校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优势,实现财经、法律和理工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课程设置在重视学生投资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投资决策与理财咨询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引导学生把投资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投资学专业自2013年获准招生,截止2017年5月在校学生139人。投资学专业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投资学专业拥有一支力量年富力强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博士13人(含在读博士3人),他们科研方向明确,并能做到科研与教学相长。在人才培养方面,配备了专业辅导员和导师,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指导,投资学各班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在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培养目标:投资学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金融学、投资学的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投融资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个人财富的增加和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对外开放的加快以及国内外投资机构、投资中介机构迅速增多等诸多原因,导致对投资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投资学专业学生毕业生有广阔的就业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1)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2)到一些社会的投资中介机构、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参与操作、协助决策或给予专业建议;(3)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4)到各大企业的财会或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参与企业的投资策划与决策、财富理财、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5)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或者是到事业位,如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等税务代理机构、政府财税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和建议工作;(6)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等等。
2017届投资学专业毕业生是第一届毕业生,从实习及就业意向情况来看,社会需求情况较好,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有85%以上是相适应的。在2013级投资学专业中,学生综合素质高,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2017届投资学毕业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有4位同学考上国内硕士研究生,有1位同学出国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朱宇飞同学考取了重庆国税局,还有6位同学正在准备其他公务员考试,有22位同学在银行、投资管理公司或国有企业找到了工作,其余同学也在其他领域内找到了工作,初次就业率达95%。
税收学专业
专业特色:税收学专业于2014年开设以来,专业建设组成员共同努力打造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培养目标明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税收学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多元化、多层次”税收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税收学专业特点和历史形成的特色优势,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重点培养税收学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第二,课程体系科学。优化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结构。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主干课和模拟实验课(如税务手工模拟实验)。进一步优化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结构,在现有课程设置上适当加大专业课的比例。税收学专业主干课主要包括税收原理、税法、税务会计、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筹划、 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国际税收、税收征管信息化等。突出税收学专业更具综合应用性的优势与特色。税收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与会计、经济、统计、法律、金融等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尤其要强化基础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课程的设置,使税收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综合应用性的优势与特色,有更强的适应性。第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任课教师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具有高级职称,部分专业教师属于“双师型”人才,同时聘请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和企业的业务骨干或税务经理作为兼职教师。第四,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税收学专业建立税务模拟实验室(电子报税系统、手工报税模拟实习)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暑假有认知调查报告、专业调查报告、专业实习报告等实践环节;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案例分析、习题讨论、专题讲座等都可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即时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可以增强学生拓展式、延伸式的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税收学专业培养适应开放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经济学、税收学和会计学基本理论与知识,熟练掌握扎实的会计核算与税收实务操作技能,具备综合的税收政策分析与运用能力,能在税务与财政部门、税务和会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税收征管、税务代理、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税收政策咨询等涉税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税收学专业人才的主要工作方向:一是在财政、 税务、 海关、 审计等政府部门从事相关涉税工作;二是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 财务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税务筹划和涉税咨询工作;三是在各类银行、 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税收、 财务相关的工作。
财政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特色主要体现为:一是人才培养目标思路清晰,定位明确,侧重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培养专业的财税人才。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案例、教学实践均体现财税特色,保证了“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定位与人才市场的目标需求尽力一致。二是课程设置注重现代财税理论与财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数理基础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相结合,政府宏观理财与微观主体理财相结合,并依托学校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优势,实现财经、会计和法律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三是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积极考证。重点安排《财税综合模拟实习一》突出手工模拟实习和《财税综合模拟实习二》突出电子报税实习,同时选修《证券模拟实习》,供学生扩大动手范围。经过完整的税收实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水平。
培养目标:财政学专业属于财政学科大类中一个重要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政府财税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培养政府理财复合型应用人才,是一门不断创新发展、人才需求稳定的新兴学科。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经济学和财政学基本理论,全面深入了解古今中外财政思想和实践经验,全面掌握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及政策,熟悉公共财政学、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理论与实务,掌握较强的财税业务实践能力和精湛的财税业务技能,具有进一步深造和从事财税研究的坚实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能胜任各级财政税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财政学专业是我校2003年开设的本科专业。目前已经有11届毕业生,毕业生人数约530人。从目前人才需求结构来看财税管理、税务会计人才在政府和企业中的紧缺度位居前列。适用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地方财政、税务等政府机关,税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大中专院校、研究所等单位从事财政管理、政府采购、国家预算管理、税务代理、税务会计相关工作。
活动!活动!
来到大学怎么能少得了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呢?
团学活动
我院特色活动
麓山系列讲座
其他活动
大学缺不了的良师益友们
了解完这些你以为就这样结束了,
还有最重要的是
这里有好多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们
在这里等着你们!
不够?
我们还有!
没有小哥哥?
怎么会!
啊?不满意。
那再来一波!
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同学们在九月都会相聚在此
所以,
先来17级财政金融学院新生群
寻找自己的小伙伴吧!
这里有可爱的团团,
N多漂亮的小姐姐和寂寞的小哥哥们
小帅哥小美女们,快来玩哟
17级财金新生交流群:564843345
编辑:李紫洁
文案:李紫洁
摄影:财政金融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宣传部
资料来源:湖南商学院本科生招生信息网
特别鸣谢出现在此推文中的各位学长学姐如有冒犯多多包涵
QQ:2757886233
公众号:czjrxywx
微博: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
分团委学生会
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评论列表